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

治了溪、少了家


       每當要到水梯田探訪,吉林三號橋就像是山海關一樣,是入關前最後的門戶。我總會暫停在橋上,望著枋腳溪裡一條條的苦花,在石縫間躍動著身子,閃出耀眼的銀光,好比電光火石的金光戲,是這麼的精彩。曾幾何時,這檔戲似乎悄悄下檔。
     

       五月下旬,水梯田裡的稻穗在陽光的滋潤下開始飽滿,暌違了個把月,終於撿了時間要上山好好探望這些換了金裝的老朋友。一如往常行經吉林三號橋,橋下的一切殺我個措手不及!挖土機駛入了河道,斗杓在河道中堆出一條施工便道,原本開闊的水路被束縮成一小條,乾枯的河道中,滲出一股股黃濁泥水,下游被染成一條陰陽河。
       眼前的一幕讓我腦中充滿了疑問與不解,回過神來趕快在四周找尋施工立牌,現正施作的是『枋腳溪吉林三號橋上游整治工程』,從在地居民口中得知,近十多年來未曾有過嚴重坍方、土石災害等事件發生,我想這工程應該是為了保護吉林三號橋,所做的預警性防災治理工程。

       令我不解的是,既然是【預警性防災治理工程】,考量工程施作需要時間,因此在災害可能發生前,即開始規劃工程施作,那應有更多時間好好思考,如何降低工程對環境的干擾?因施工便道截斷水源而乾枯的河床,這些原本悠然自得的魚兒,不是殘存窪蓄等待水源降臨,就是躲避無門乾死河床,只見家住附近的阿姨走在河床上,將苟活的魚兒搶救回水中。


       隨著工期的進行,河岸上逐漸看出工程的樣貌,在生態工程的大旗下,『就地取材』被發揮的淋漓盡致,原本磊佈在河床上的大小塊石,被使用在兩岸護岸,堆砌成陡直的漿砌塊石護岸,阻絕了兩側陸域生物利用河溪的機會、原本因溪水流過塊石所形成的急瀨,激起的水花,是水中氧氣量與有機植最高的地方;深潭則是大型魚類棲息停憩的空間;淺灘也是水中生物育嬰的產房和托兒所,這些微地形如今消失變成了平整的水流,少了孔隙,也少了棲地。

       平常沒有下大雨的時候,溪流兩側那乾枯無水的坑溝,並非真的毫無功能,當降下大雨,溪水逐漸漲起,水量大且湍急,這些乾枯的坑溝,匯集了不少地表逕流,形成的小山溝,恰恰成為溪流中魚類的避難空間,讓這些魚類免於被大水沖走。但是當河道兩岸變成了陡直的護岸,這些小坑溝也被截斷,成了一個個小瀑布,這些大雨避難所也正式打烊。
河溪支流在洪水來臨時,提供躲避空間


       七月下旬,為期一個多月的工程終告段落,站在水利工程的角度,具整流消能的固床工、不易被沖蝕的護岸,這工程已達到預設的目標。但施工後單一化的流況與河床地形、陡直護岸阻斷的陸域生物廊道,似乎也宣告的生物驅散!

天然溪流中,塊石自成有消能整流功能        照片位置:金瓜寮溪 
       未達安全年限的橋樑,且有穩定的河床與流況,大自然自行完成的『拋石工法』,創造了多元的微棲地,沖蝕堆積平衡的塊石磊佈方式,同樣具有消能與整流功能。長年封溪護魚在族群數量上的維持,終究抵不過棲地驟變對於族群存亡的影響,工程的影響還要多久才會回復原來的樣貌?在整合考量工程優先順序之下,是否應該謹慎考慮如何將資源應用在更需要的地方?河溪提供水資源利用,消洪減災、生物棲地等服務,除了受惠人類,也包含更多生物。